BOB半岛官方网站祖克曼的“大师秘诀”
BOB半岛官方网站祖克曼的“大师秘诀”,让喜爱音乐的观众朋友们尽享高品质的室内乐音乐会。在这些超强阵容的精彩演出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师课,更拉近了观众与小提琴、艺术家以及舞台之间的距离。
5月15日下午,著名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艺术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大师面对面”的方式为京城的乐迷朋友们带来一场非同寻常的大师课。
平夏斯·祖克曼是当代著名小提琴家、指挥家、教育家,多年来始终保持巅峰水准和演奏状态,以大师的姿态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他获得过二十余次格莱美提名,并两度获奖,录制了上百张唱片,尤其是与巴伦博伊姆、帕尔曼、杜普雷、祖宾·梅塔的合作堪称跨界神作。可以说,祖克曼是古典乐坛时代更替的见证者,更创造了二十世纪古典乐坛的不老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祖克曼今年已经70岁高龄,在繁忙的演出间隙,他仍然不辞辛苦,坚持在当晚演出之前为中国的小提琴学子教授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传授音乐理念,不得不让人感佩大师赤诚的敬业精神。当天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荣星舟、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谢昊明、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黎雨荷参加了大师课,担任现场翻译的是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曦,他深厚的专业知识与语言功底为大师课增色不少。200余名音乐爱好者、专业院校师生、乐团的职业演奏家慕名前来,现场的气氛愉悦而又热烈。
下午2时许,祖克曼提前来到了大师课的现场。只见他身着黑色中山装,身形健硕、步履矫健,言谈间神采奕奕、精神矍铄,虽然一头白发却丝毫不像一位古稀老人。祖克曼一进入到活动现场就直奔舞台,还不及现场工作人员反应,就已利索地在座椅上放好琴盒,拿出小提琴开始调音,全身心地浸入到大师课的准备当中。等到他准备完毕抬头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我的地盘儿,我要当第一个开口讲话的人!”
在完全忽略既定的活动流程之后,祖克曼身兼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的身份,在台上自顾自的招呼观众入场和就座,还时不时的和观众问好,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话语和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尽显大师的“调皮”与“可爱”,与舞台上严肃庄重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现场观众直呼其为“音乐老顽童”,小琴童们更是亲昵地叫他“亲爱的祖克曼爷爷”。
当许多演奏家在感慨随着年龄增长而难以驾驭高难技巧的时侯,祖克曼创造了一个不老神线岁的高龄依然频繁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舞台,其演奏极富穿透力和张力,有很好的控制力和分寸感,尤其是演奏中强劲而有厚度的重音表现,都来源于他极其合理的技巧运用和科学的演奏理念。
大师课中的祖克曼对待授课严格又富于启发性,通过举例、示范加表演,试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切地领会到他的练习方式和演奏理念,绝不错过任何一个纠错的机会,严谨的治学态度令现场的观众肃然起敬。课上,祖克曼为三位学生倾囊相授了三点“大师秘诀”。
第一位学生荣星舟在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时,下意识的用下蹲的姿势来弥补演奏强音时右手力量的不足,祖克曼当即就喝停演奏,指出这个动作的错误性,大师提出自如的音乐表达和声音的表现离不开放松的身体。为了让荣星舟更好地理解他的意思,祖克曼现场亲自向观众展示了练习方法:背靠钢琴屈膝演奏,将上身大部分的重量移至背后的钢琴,从而达到肩膀与双手较为松弛状态。祖克曼甚至还建议演奏者可以尝试站在椅子上演奏,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方式来达到让身体放松的状态。
乐曲的律动犹如人的脉搏,奠定了整曲的风格与基调。在当天的大师课中,三位学生均在演奏过程中出现随意加速、打破律动的情况。祖克曼大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演奏者不应因技术的难易随意改变乐曲的律动,过分的情绪渲染反而会影响音乐本身。授课中大师为督促学生维持律动的统一性,不厌其烦地打着节拍,情至激动时甚至拿起自己的手机敲击桌面,显示出严格的教学风格。现场,祖克曼还建议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使用节拍器,演奏时心里也要有一个节拍器来控制律动。
完美的演奏离不开一个清晰的大脑,而“慢练”可以帮助演奏者整理思绪、增强技艺。授课中,祖克曼反复向演奏者强调“慢练”的重要性,并向观众简要展示了如何在练习中由慢至快、循序渐进的多种方法,可见大师的超强功力也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练习。大师还认为任何作品都可以当作练习的媒介,如练习曲、协奏曲、乐队片段等等,即便是儿歌《小星星》也被祖克曼用来诙谐的演绎,通过音形变奏处理,对节奏或弓法进行重新组合演奏,以此来让小提琴学习者举一反三,将简单的作品转换成极为丰富的练习素材。
“好的音乐来自于内心,没有技巧无法表达你的内心”。祖克曼坦言,虽然已经70岁了,但是每天的练琴都会从“零”开始,从基本功和音阶的练习开始,正是艺术家十年如一日的扎实艰苦训练,才能呈现舞台上的精彩绽放。
此次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打造的“祖克曼大师课”为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搭建起了与艺术家沟通、了解、交流的桥梁。通过“课堂”的方式,既让台上的学生受益,打通了小提琴练习的“任督二脉”,也能使台下的观众引起共鸣,为观众理解音乐提供了多重视角,解开了音乐会上大师醇厚声音的秘诀。大师课中,祖克曼不时流露的幽默,与台下观众的频频互动,让观众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大师的亲和力,不仅拉近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也拉近了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使“高雅”不再“高冷”。
今天大师课的收获非常多,包括技术层面以及很多基础的演奏方式,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祖克曼大师上课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课上,他强调右手的重要性,好的运弓就像太阳般富于光彩,我的运弓技巧在大师的指导下立竿见影,以后我还需要更加努力,达到大师的要求!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接触和了解到祖克曼先生对于理想声音的概念及追求,他传承了其老师加拉米安(编者按: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培养了祖克曼、帕尔曼、郑京和等著名小提琴家)的教学方法,这对我的演奏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且有机会近距离的聆听大师拉琴,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今天的大师课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通过举一反三,变换一首简单练习曲的节奏和弓法,形成很好的训练素材。
今天的活动是“零距离”的,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演奏的每一个细节,这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小朋友、初学者、专业人士都可以来这里学习,而且这里的学习不分等级,尽管孩子们提的问题很简单,但是大师都会很耐心地回答,真是一个很温馨的时刻。
有幸受到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可以近距离的倾听祖克曼先生的演奏和授课,这堂大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克曼先生对于声音的标准具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今天的授课中讲了许多演奏时通用的技法,这可以直接惠及当场所有学习小提琴的观众朋友,而不只是局限于演奏哪首乐曲或是一些较为微观的点。另外,国家大剧院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为大师级的演奏家提供了传播他们教学经验的平台,非常难得!真可谓是“干货”满满!
我相信任何专业都是相通的,任何专业都要学习和吸收其他专业的长处。对于艺术普及而言,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应该经常接触艺术的熏陶,因为我相信量变能引起质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会逐渐提高,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也会更加敏锐和敏感。希望国家大剧院能组织更多像这样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给社会上不同年龄层,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提供一个可以不断汲取知识的学习平台。
这是我第十三次参加“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的“大师面对面”活动了,之前我参加过祖宾·梅塔、艾森、穆特、弗莱明、里奥·努奇、郑明勋、谭盾、郭淑珍、郎朗等大师的对话和大师课,每次都给我很大的惊喜,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栏目。这次的祖克曼大师课,再次让我感动,不仅一睹大师的风范,今天我还有幸能在现场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真是非常的激动和受益,感谢大剧院为我们提供这样宝贵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好!
这场大师课让我在专业方面受益很大,祖克曼大师非常重视发音这一点,我还学到了一些练习时放松的技巧。除此之外,大师提到节奏在演奏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演奏时内心对节拍的管理。最后还有一点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他分析了脑的机能,以及如何通过减少错误的练习来获得更高的效率。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会更加重视效率,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我的练琴时间。
这类活动举办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是对普通观众进行艺术普及。其次,近距离的感受大师的风采,对之后听大师的音乐会也能有所帮助。这次参与大师课活动之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克曼不愧是大师,他虽然仅仅只听演奏者演奏几分钟,却能准确地指出其中的错误,包括他与现场观众的热情互动,都让我受益良多。
当晚音乐会上半场,指挥家卡尔·圣克莱尔首先执棒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为观众演奏了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达芙妮和克洛埃》组曲,作为法国印象派音乐阵营中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以色彩与层次鲜明闻名。在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的演奏中《达芙妮和克洛埃》组曲犹如一幅巨大的绘画作品缓缓展开,拉威尔用音乐刻画的人物与风景细节随着旋律的前行逐渐呈现出来。接下来小提琴家祖克曼与乐团共同演绎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家奏出的结实音色可谓活力十足。协奏曲结束后,祖克曼两度返场,首先带来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旋律经典,令观众动容。之后,祖克曼用小提琴奏出摇篮曲的曲调,并带领全场观众哼唱这首经典歌曲BOB半岛官方网站,琴声歌声交融在一起,与艺术家“合作”一首作品的经历一定令全场观众难忘。
音乐会下半场,乐团在指挥家卡尔·圣克莱尔执棒下带来了穆索尔斯基经典组曲《图画展览会》,音乐中跌宕的旋律、丰富的色彩、巨大的能量再一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所有曲目全部演奏结束后,指挥家圣克莱尔与乐团返场演奏了美国指挥家、作曲家伯恩斯坦创作的音乐剧《西区故事》中的经典旋律,以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诞辰100周年。当第一次返场后,全场观众用热情的掌声表达着意犹未尽之情,圣克莱尔带领乐团再度返场演奏电影《上甘岭》中主题曲《我的祖国》,脍炙人口的旋律再度将气氛推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