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翀:“乐”色撩人掌握大提琴艺术精髓需做好基础训练
王英翀:“乐”色撩人掌握大提琴艺术精髓需做好基础训练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早出现于约1660年,它的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想要掌握大提琴艺术精髓,成为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需要打好根基,做好基础训练,知名艺术家、艺术研究员王英翀,在大提琴教学领域颇有造诣,其参与出版的《大提琴基础训练》一书,对于大提琴学习者入行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石。
王英翀出生于大提琴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她的人生发展轨迹也与大提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曾凭借个人过硬的艺术实力,斩获多项大奖。2019年6月获第二十届大阪国际音乐节中国赛区大提琴age-g组第一名,2010年获陕西音乐奖器乐大赛大提琴少年组第一名。
时间推移到2011年,王英翀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攻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创意产业管理硕士,并以最高荣誉毕业,此后,她在学海继续求索前行,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文化政策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弗吉尼亚大学梅隆研究员。王英翀曾在英国、意大利等国进行学习研究,并在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故宫博物院等机构进行学术调研。
近年来,大提琴在我国舞台上表现得愈发活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且喜欢上了大提琴那无与伦比的音色,并被它强有力的音色特点所深深折服。王英翀指出,自己很高兴得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大提琴学习之中, 但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人开始学习时的迷惘,看到了学生在面对中外不同资料时的彷徨。她希望能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并出版,给更多热爱大提琴的朋友,指明学习的正确道路。
《大提琴训练教程》是一本大提琴音阶训练及左右手基本功训练的教材,同时介绍了乐器的概况。想要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音阶练习和基本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因此,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大提琴,第二部分介绍大提琴音乐训练,第三部分讨论左右手的基本训练,内容翔实丰富,可带领初学者更好更快地踏入美妙高雅的音乐殿堂。
翻开这本教材仔细品阅,可以看到其内容包括从一个八度到四个八度的音阶和琶音、培养左手手指流畅动作的练习、培养右手手腕灵活动作的练习,以及五声音阶的音程和双音练习。这类练习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乐器,从而自由演奏音乐并有效表达自己,在指尖流淌中,感受大提琴或近或远、或强或弱、华丽而又纯朴的独特音色。
本书初稿起草于上世纪70年代,因当时资料相对匮乏,原始书稿难免有纰漏。本书首次出版于本世纪初,过去20年里,书中的技法和指法都经历一些变动。王英翀基于深厚的知识根基和对行业趋势的洞察,对这本书进行了全面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她不仅贡献了翻译和校订,还成功地推动了本书的再版。
作为一本开创性的大提琴教材,王英翀希望这本书不仅造福国内大提琴学习者,而是能够更好地与海外学术对接,发挥出它更强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而英文翻译的加入,一方面是做到了更好地资料溯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初学者和老师在知识交流上更好地与海外对接。
虽然关乎大提琴学习的教材或是书籍并不少见, 但王英翀领衔的再版《大提琴训练教程》,具有划时代意义,进行了全方位创新,可陪伴初学者更快找准路径、找对方法、找到规律。举例而言,这本书矫正更新的指法与弓法,让学生在大提琴学习和练习中,对左右手的训练不会厚此薄彼。
在王英翀看来,基础练习中,左手的跑动和右手的运弓同样重要,两个手的发力和配合不仅可以影响到乐句的流畅性,也对于更好地表达音乐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本书完美地结合了这两个部分的练习:它在强调了三、六、八度的同时,也重点突出了四度、五度、十度和同音双音音阶的练习。本书的二次改版与翻译,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重点,同时也让这些创新内容走出国门,在今年五月,这本教材还得到了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大提琴主任理查德·韦斯“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赞誉。
大提琴的音色是优美的、沉重的、苍凉的,犹如一位优雅的成熟而又魅力的绅士在不远处向您微微鞠躬,娓娓道来他那神秘的往事BOB半岛官方网。大提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王英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艺术的教育与研究工作,致力于为大提琴教育推广、普及和交流做出更多的贡献。除了要注重技法学习外,王英翀还坚定认为态度决定成败,她曾反复强调,“一个称职的专业演奏者,会自觉地将练琴作为事业的一部分,由此严肃认真、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品味出练琴的乐趣,达到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